购物满$40以上,可享免邮服务(仅限新加坡)
0
中文书籍
城市出版
城市丛书
城市文化
城市译丛
城市第一本书
城市童书
电子书
有声书
书目和样本翻译
文学分类
小说
散文
诗歌
绘本
作家
英培安
黄凯德
殷宋玮
柯思仁
Alfian Sa'at
吴明益
西西
51 人 Personae
书籍分类
2024城市畅销书
历史人文
心灵成长
艺术设计
English book
Fiction
Non Fiction
Children Picture Book
城市文创
世诚的艺想世界
世界动荡我们读书
聚焦新马2021
香港文学2020作家对谈系列
2022香港文学对谈系列 3
2024生態文學之旅
文学电影系列
书房活动
Storyworld
活动消息
关于城市书房
简体中文
English
收藏
0
中文书籍
城市出版
城市丛书
城市文化
城市译丛
城市第一本书
城市童书
电子书
有声书
书目和样本翻译
文学分类
小说
散文
诗歌
绘本
作家
英培安
黄凯德
殷宋玮
柯思仁
Alfian Sa'at
吴明益
西西
51 人 Personae
书籍分类
2024城市畅销书
历史人文
心灵成长
艺术设计
English book
Fiction
Non Fiction
Children Picture Book
城市文创
世诚的艺想世界
世界动荡我们读书
聚焦新马2021
香港文学2020作家对谈系列
2022香港文学对谈系列 3
2024生態文學之旅
文学电影系列
书房活动
Storyworld
活动消息
关于城市书房
我的账户
注册
注册
忘记密码?
登录
提交
注册即可获得城市书房最新活动信息。若要退订,请点击我们电子邮件中的“取消订阅”。
注册
登录
简体中文
English
收藏
0
:
城市出版
英培安
Singapore
黄凯德
Alfian Sa’at
"
"
历史人文
篩選方式
Tags
历史人文
畅销
特色
畅销
按字母顺序排序,A-Z
按字母顺序排序,Z-A
价格,从低到高
价格,从高到低
日期,从旧到新
日期,从新到旧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還是存在?/ 埃里希.佛洛姆 (Erich Fromm)
$806.00
/
擁有還是存在?:物質占有與精神追求的靈魂抉擇,佛洛姆談人類存在的真諦(To Have or to be?) / 埃里希.佛洛姆 (Erich Fromm) 著;梁永安 譯 本書出版於1976年。佛洛姆深入剖析人類生活方式的兩種樣態:「擁有」與「存在」,並挑戰現代社會普遍接受的價值觀:擁有物質、財富與權力,是人生的終極目標。本書是1970、80年代批判資本主義的聖經,至今仍引起廣泛共鳴。 佛洛姆指出,「擁有」與「存在」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 「重擁有樣態」強調對外在事物的占有,無論是物質、財富、權力,還是名聲;這種生活方式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離、精神上的空虛,以及無止境的焦慮。 「重存在樣態」則強調愛、分享、創造與自我實現。佛洛姆認為,只有擺脫對「擁有」的依賴,轉向「存在」的生活方式,人類才能實現真正的自由與幸福。...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歌之國土 / 馬世芳
$806.00
/
巴布‧狄倫──歌手生涯超過60年,發行50張專輯,創作逾500首歌,總銷量破1億2500萬張,榮獲11座葛萊美獎、金球獎、奧斯卡、並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歌曲創作者。他是六〇年代青年文化的旗手,也是洞燭亂世的先知、流行樂壇的宗師。他是吟遊詩人,也是搖滾巨星,而他自己說:「我就是個歌舞者(Song and Dance Man)」。 本書以作者馬世芳在誠品講堂的「巴布‧狄倫六講」內容為底稿,重新增補編寫而成。馬世芳從青春期迷上狄倫,蒐集數百張地下錄音,研讀海量著述,越洋追聽演唱會十幾場,歌迷資歷三十餘年。中文世界最能引領讀者深入狄倫宇宙的導聆人,除了馬世芳,不作第二人想。 各講簡介: 第一講:民謠詩人的養成與茁壯(1941-1964) 話說從頭,從狄倫早期幾張奠定當代民謠歌者「原型」的經典作品談起,並論及諾貝爾獎表彰詞所謂「偉大的美國歌謠傳統」,以及狄倫如何吸收消化庶民樂史,構成他作品的地基和樑柱。 第二講:他揹起電吉他,改變了歷史(1964-1965) 狄倫在1965年擁抱搖滾,樂風丕變,短短13個月連續發行3張曠世鉅作,本章詳述「搖滾三部曲」的前兩張專輯《全數帶回家》(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和《六十一號公路重遊》(Highway 61...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The Myth of the Lazy Native / Syed Hussein Alatas
$1,008.00
/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77, 'The Myth of the Lazy Native' is an early example of...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马来西亚华人史 / 廖文辉著
$982.00
/
《马来西亚华人史》共三篇十三章,外加绪论和参考文献,约二十二万字。全书按照时序论述,以重要历史发展为分水岭来切分。19世纪以前为第一篇,19世纪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第二篇,战后至2020年为第三篇。全书内容在“通”,不在“专”与“详”,故略于细节的描述而重于通识的掌握与历史意义的探索。 各篇依据通史书写体例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章加以展开。政治则在论述维新革命、国民党共产党、海峡华人间的政治分合,以及战后华人政治认同的转向,马华公会之盛衰。经济则强调华人如何从中盘商转而进入种植、采矿、工业等领域,崛起为国家的重要经济力量,以及其后所面临的政策打压和求存之道。社会则遍及会党、社团、宗教和村镇之发展。文化则举凡教育、文学、艺术、学术、报章和民俗皆在论述之范围。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瑰丽的万神庙 / 陈亚才
$882.00
/
《瑰丽的万神庙——马来西亚印度教与印度庙文集》此书是文史工作者陈亚才倾注10年心血,深入田野调查、怀抱人文关怀和扩大文化视野,用心呈现的一本跨文化著作,内容涵盖印度教的宗教、经典、建筑、民俗和历史。全书分成四个单元:辑1:历史与神话辑2:经典、众神与人物辑3:寺庙、节庆与仪式辑4:马来西亚印裔 另外,附录部分有9篇文章/资料: (1)Duta Perpaduan Cina-India / Uthaya Sankar SB; (2)中印团结大使 / Uthaya Sankar SB撰,林宏祥译; (3)Minat Kaum Cina...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100日環遊世界 / 陳健昀
$756.00
/
記錄一個 100 日的旅程 ── 串連地圖點點足跡成路線,聯繫人生點點經驗成體會 從純樸到奢華的回教國家,從古埃及到馬雅的金字塔;從飛機、貨車到郵輪,從沙丘、冰川到火山;從企鵝到同樣擁有雙腳、有翼但不會飛的奇異鳥;從歐洲航海掠奪到去殖民的古文化復興進程;從理所當然的 Plan A 到活在當下的 Plan B。記錄作者在自設的100日時間內環遊世界七大洲的計劃、見聞和感想。鼓勵更廣泛讀者善用人生有限時間和機會,大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為作者暫別香港前為自己及朋友預備的一份紀念品,並提供中長途旅行的實用資訊,並回答常見問題。 推薦序 沈旭暉 國際關係學者 香港人一方面非常務實,另一方面非常理想化,全世界可以完美揉合這兩個極端的,唯有昔日香港。香港人賺的錢很多,捐的錢也很多,平日會天天強調自己打分工、搵兩餐,大是大非面前,卻又從來充滿態度。一方面,香港人為生計可以作出很多妥協,另一方面,為理想卻可以作出很多犧牲。這樣立體的人生,在全世界,可能只此一家。...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我城华语 / 林恩和
$630.00
/
《我城华语》谈的不仅是本地华语的演变与特色,更探讨了它在形塑新加坡文化和建立华人身份认同上的重要角色。本书资料丰富,脉络分明,说理清晰,是一本具有学术分量却又通俗易读的高水平著作值得大力推荐。 ——林任君《联合早报》前总编辑 在探究“新加坡华语”的知识园地,林恩和先生深研细作多年,笔耕不辍;他的学识弥漫市井烟火,他的剖析带着历史视角;我们透过他的生花妙笔,浏览了新加坡华语的前世今生,识别了孕育狮城华语的多元文化养分,还一窥语文生态里的各种社会利害关系,也由此对新加坡华文华语的未来多了几分期待。 ——陈怀亮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研究主任 “我城”原乃马来文化故土、大英帝国属地。华南方言、国语白话文伴吾族先辈涉海而至,与巫语英语共生演化,自然会结出奇葩异卉。本书作者以敏锐的眼光、饱满的桑梓情怀,从我们熟悉不过的日常用语切入,名为“说词、论语”,实则为历史钩沉索隐。 ——梁秉赋 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血書:林昭的信仰、抗爭與殉道之旅 / 連曦
$856.00
/
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盛讚林昭是「當代中國僅存的自由之聲」 她以信仰與意志,抗爭八年;她以血與墨,書寫幾十萬字,刻劃不羈的青春。 林昭的一生可謂近代中國史的縮影。林昭出生於戰間期,童年經歷過國民黨的統治,因此自幼時就心繫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甚至因為其父彭國彥早年沒有支持革命,而毅然決然地捨棄了家族姓氏。新中國成立後,林昭加入了共青團,也開始了她對自我信念的掙扎與衝突。她曾經信仰左派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對中國共產黨十分信任與忠誠,甚至難以接受自己屬於「小資產階級」的過去,積極參與共產黨的下鄉運動。然而,林昭逐漸無法容忍中國共產黨的殘忍。1959年,她在地下刊物《星火》上批評毛澤東的大躍進政策,隔年被捕入獄,判決20年有期徒刑。 長達八年的牢獄之災,使她受到各式酷刑,儘管遭遇了食物不足、暴力、虐待的痛苦,仍未阻斷林昭救國救民的意念。在獄中,患有肺結核的林昭,秉持著對人性與基督的信仰,以血為墨寫下多達二十萬字的「自由書」,不斷控訴中國共產黨不當的政策與作為,用生命寫下她對國家社稷發展的關懷,展現她以卵擊石、不屈不撓的一生。 林昭簡史 1932年1月23日,生於江蘇蘇州,原名彭令昭。 1947年,入讀基督教監理會創辦的蘇州景海女子師範學校,不久後受洗成為基督徒。 1948 年,祕密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因未服從命令而失去黨籍。 1949年,畢業於景海女師,之後不顧父母反對,入中共蘇南區委開辦的蘇南新聞專科學校受訓成為紅色記者。 1950年,畢業於蘇南新專,加入蘇州農工團、投身「土改」,力求重新入黨。 1954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就學期間曾任《北京大學校刊》、《北大詩刊》和學生文藝刊物《紅樓》編輯。 1958年,因於1957年參加北大「五.一九」民主運動而被劃為「右派」,留校接受「監督改造」。 1960年,因參與出版譴責中共苛政和「大躍進」的地下刊物《星火》被捕入獄。 1962年,保外就醫,其間起草「政治綱領」,計畫創建「中國自由青年戰鬥聯盟」,同年第二次被捕入獄,先後在上海提籃橋監獄和上海市第一看守所受長達二年六個月的審前監禁,其間遭受酷刑並開始寫血書進行反抗。...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The Babas / Felix Chia (Hardcover)
$1,008.00
/
This fourth edition of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Babas and Nonya makes the seminal...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Negative Exposures: Knowing What Not to Know in Contemporary China
$1,005.00
/
By Margaret Hillenbrand When nations decide to disown their troubled pasts, how does this strategic...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A3BC — A Decade of Woodcut Resistance
$630.00
/
A3BC設立10周年を記念して、A3BCとInter-Asia Woodcut Mappingが共同で制作したZINE。A3BC設立から現在までを振り返り、実践上の反省と課題、アジア各地に広がる連帯ネットワークの構築に関する考察などをインタビュー形式で収録。また、ワークショップ、抗議活動、展覧会への参加など、これまでの活動のなかから選んだ木版画作品と写真も掲載している。This zine is jointly produced by A3BC and the Inter-Asia Woodcut Mapping to commemorate...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無苦無憂
$1,385.00
/
《無苦無憂》是一本集結了旅行筆記、對話與訪談、拓殖民私人回憶錄及藝術家錄像作品文本節錄的藝術家書。根據搜集得來的日籍拓殖遺民的回憶錄與地圖,作者重走一遍當時拓殖民離開滿洲的路線——於南滿鐵路(或稱中東鐵路)南段,「滿洲國」首都新京(現名長春)南方的日籍農業拓殖民根據地公主嶺乘坐火車到錦州(遣返人員暫居的收容所)、葫蘆島(日僑與日俘遣返碼頭)、日本遣返碼頭舞鶴。那路線是為一種重訪(revisitation)與重演(re-enactment)架構,也成為了本書的行文線索。基於20世紀上半葉滿洲公共歷史、私人記憶與遺留者身份問題的研究,創作者透過編輯與創作,卻意圖呈現一個時間、地理、政治與情感的模糊地帶,亦是對於當下處境的一種回應:在一片擦除歷史的情況下,把存在於人的精神狀態中的錯置與虛無捕捉下來,最終追問如何通過重新認識自己,獲得超越這一阻滯狀態的能動性。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51人 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项目
$580.00
/
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Raqs媒体小组共同编著的《何不再问(51人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项目)》一书是本次上海双年展的一个独特项目。我们在51人中,通过意外途径发现城市。人们在此一起想象、做工、呼吸、做梦,于无法预测的轨迹中拥抱生命的不同形式。这本书邀请读者来遭遇这次上海的展开,遭遇人们居住于此城的缤纷样式。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北京地下
$580.00
/
这是一个关于被困者的故事。四个人因为在沙发上昏睡被困于北京夏天的一个酒吧,其中三个人很清楚只有前往「北京地下」才能脱困。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艺术档案(库)的可能与不可能:亚洲的理论和经验
$731.00
/
本书旨在填补现有文献中关于亚洲艺术档案的研究、并置和集中讨论的空白。书中收录的大部分都是由个人、民间团体或非营利组织发起的独立档案。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另类"档案,以及艺术家和策展人将他们对档案的具体理解运用到他们创作中的实践,来追踪这个特殊历史和文化环境中的动态和自我生成能力。书中各章交相呼应,因其捕捉了亚洲不同地方的共同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来自于与西方档案观念的相遇、殖民经验的影响,或媒体快速转型所引发的记忆危机,并可作为在亚洲/从亚洲产生档案理论的基础。本书为亚洲的档案库和围绕档案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互相认识,了解档案工作的同行正在做什么,他们如何做,以及他们还有什么可以做。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添加至收藏
加入购物车
Three Stories / Susuo
$705.00
/
This book includes three stories from a Tibetan village in Shangri-La, Yunnan Province, China, collected by the...
加入购物车
添加至收藏
特色
畅销
按字母顺序排序,A-Z
按字母顺序排序,Z-A
价格,从低到高
价格,从高到低
日期,从旧到新
日期,从新到旧
Recently Viewed Products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SGD
AED
AUD
CAD
CHF
CZK
DKK
EUR
GBP
HKD
ILS
JPY
KRW
MYR
NZD
PLN
SEK
SGD
USD
|
SGD
/
简体中文
Language
简体中文
Currency
SGD
AED
AUD
CAD
CHF
CZK
DKK
EUR
GBP
HKD
ILS
JPY
KRW
MYR
NZD
PLN
SEK
SGD
USD
Change
|
SGD
/
简体中文
Language
简体中文
Currency
SGD
AED
AUD
CAD
CHF
CZK
DKK
EUR
GBP
HKD
ILS
JPY
KRW
MYR
NZD
PLN
SEK
SGD
USD
CHANGE
Canc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