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读者消费满S$40或以上,可享有免邮费优惠!
Cart
0
主页
世界动荡我们读书
聚焦新马2021
香港文学2020作家对谈系列
2022香港文学对谈系列 3
城市书房网店
城市出版
文学小说
小说
散文
诗歌
读文 (节选 ) Reading Room
英培安
历史人文
艺术设计
心灵成长
English book
关于城市书房
活动消息
简体中文
English
Search
Account
Wishlist
Cart
0
主页
世界动荡我们读书
Back
聚焦新马2021
香港文学2020作家对谈系列
2022香港文学对谈系列 3
城市书房网店
Back
城市出版
文学小说
Back
小说
散文
诗歌
读文 (节选 ) Reading Room
英培安
历史人文
艺术设计
心灵成长
English book
关于城市书房
活动消息
My Account
Log in
Register
Log in
Reset your password
Register
Forgot your password?
Sign In
We will send you an email to reset your password.
Submit
Cancel
Sign up for early Sale access plus tailored new arrivals, trends and promotions. To opt out, click unsubscribe in our emails.
Register
Log In
简体中文
English
Search our store
Account
Wishlist
Cart
0
Popular Searches:
城市出版
英培安
新加坡历史
"
"
More Results
活动详情
网上逛城市書房
城市畅销书
新书上架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The Food of Singapore Malays / Khir Johari
$85.60
Unit price
/
per
Published by Marshall Cavendish This is not a cookbook. It is the story of a...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小东西 / 黄凯德 著
$25.00
$25.00
Unit price
/
per
城市书房出版 《小东西》是本地得奖作家黄凯德的第一本散文摄影集,收录凯德于2019年至2021年间为《联合早报》专栏“小东西”书写的50篇散文。每一篇文字配上一张摄影,内容和主题环绕在生活里简简单单的某一件小东西,比如热天不可或缺的水瓶、雨天的必带品雨伞、现代科技泛滥的充电宝、疫情期间人手一瓶的搓手液等等。叙述实体的抒情意义,描绘商品的感情色彩,以从物质的角度,窥看个人与集体、历史与记忆的种种成长和变化。日常的东西折射日常的生活,这些关于“东西”的书写,流露出的,是一种新加坡式的生存精神,在这疫情变化无常的时刻,读了令人会心。 本书获国家艺术理事会赞助部分出版经费。 「……我的唯物观念尽是抒情的演示,充满记忆纯粹的杂质,常常就忘了要literally的,去写一个东西。或者,这就是我和我的东西,小小的宿命。」~黄凯德 “ 黄凯德的《小东西》树立个人的书写态度;有文艺感,但不附庸风雅;有时尚感,但不盲从潮流,给予读者一种清新、本真、玩味与亲和力。” 书评:秋子《恋恋小东西物语》(见《联合早报 . 文艺城》2021 年 10 月 8 日) 作者简介...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Corridor: 12 Short Stories / by Alfian Sa'at
$21.40
$21.40
Unit price
/
per
Corridor is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all set in present-day Singapore. With unsentimental clarity and...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黄昏的颜色 / 英培安 著
$22.00
$22.00
Unit price
/
per
本书是新加坡文化奖得主英培安最新出版的长篇,获选 2019 年《联合早报》年度书选。 男主人翁明威年轻时参加短篇小说比赛,因为获得首奖,相信自己有写作才华 ,决定专职写作。开始发表作品的时候,园地很少,他利用空闲的时间写小说,爱好文学的妻子惠英不断鼓励他,给他意见,可惜小说未完成她便去世了。小说出版後获了大奖,因为妻子没机会看到他的成绩,他悲伤内疚,责怪自己的任性与虚荣,让妻子过困苦不安的生活。 靠专职写作谋生的明威,由於每天都须写应付生活的专栏,步入老年後,他虽已出版了三十本着作,只有一本年轻时写的小说。他决定以他弟弟与他身旁的朋友做模型,再写一部长篇。 作者透过交错的时空,以现实与记忆,细致地描述小说人物的日常生活,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探讨他们的存在处境,年老与死亡的问题等,情节感人。 🛎 《黄昏的颜色》(节选)(董家威朗读) 🛎 《黄昏的颜色》(节选)(董家威粤语朗读) "翻开《黄昏的颜色》,淡淡的愁绪如抹在天边的晚霞,浅浅的粉橘色,美虽美,然已是余晖,天光将尽,身体累了,动作亦缓缓静止。【诗语:我听见时间如水滴,持续敲打着记忆的硬壳;在不远处的盥洗间门后,在床的左侧。模糊——《寒夜曲》】我在小说的字里行间,读到哀伤,在诗句中亦然。哀伤——纤细的纹路,像老树的年轮,不剖开树干,细心察看,就难以发现。" ~流苏《觉知生命的寻常即无常:英培安诗集<石头>与小说<黄昏的颜色>对读记》 作者简介 英培安,2003年新加坡文化奖得主,2013年任南洋理工大学首届驻校作家,同年10月,获颁亚细安文学奖(S.E.A. WRITE AWARD)。...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个人口述叙事
$21.00
$21.00
Unit price
/
per
十九个口述故事,记载一个时代的创伤记忆。 《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个人口述叙事》收集了19个,由26人口述的五一三故事。所谓五一三,是指马来西亚在1969年第三届全国大选后第三天爆发的一场街头暴力事件。虽然暴动只维持短短两周,却改变了许多人的生命和国家的发展路径。 口述者包括死难者家属、亲历者以及警官。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半个世纪以来,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创伤印记?他们又如何与之展开一生的内在对话?在多元族群的社会中,我们该如何和平共存、共处?创伤后的和解之路又该如何开启?本书除了尝试记录,更希望透过口述者一次次的述说,让疗愈与对话变得可能。 黄锦树推荐序 由“五一三事件口述历史小组”制作整理出版的《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个人口述叙事》在各方面都是个创举,因为五一三事件一直以来在学术上几乎是不可触的,口述史在大马也还是个相对陌生的形式……这批口述证言数量并不多,但得来不易。毕竟回忆重大伤害如同撕开已结痂的伤口,因此采集受害家属的证言本身面临严峻的伦理考验。 为何说?为何不说?这都涉及说故事的伦理,及个人对历史的责任。因为未曾经历者没有权力做证言。 魏月萍推荐序 彷佛在做记忆拼图的工作……五一三的历史记忆,从隐晦到逐渐显现,「真相」是众人心里的大石。但这或是一场难以找到真相的记忆之争。「五一三」已成为幽灵,而幽灵会变形;变形的背后,永远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纵然如此,在祈求寻找真相的途中,如何像掘墓人一样,把那些深埋在底下,难以言说丶隐忍的,或被各种防火墙阻挡的记忆,重新找到释放与诠释的方式,包括记忆中各种暴力的形式,都攸关人如何拥有免于恐惧自由的的生存处境。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林清祥的政治愿景(精装)
$28.00
Unit price
/
per
林清如编 本书收录林清祥不同时期刊登於不同报章丶杂志丶特刊等30多篇演讲丶访谈丶文章等,以及历史学者谭炳鑫《林清祥的政治愿景》,林沛中译,希望能够进一步为林清祥的研究提供较为完整的资料。 林清祥的确实留下了悠悠长长的身影。在政治觉醒开始形成的新加坡,林清祥是新加坡前所未有的最大民族主义群众运动毫无疑义的领袖。要了解新加坡的民族主义,了解当下关於新加坡政治丶社会与文化一场场触动人心的辩论,我们必须了解过去那个承接现在的运动,尤其是对那个运动产生了如此深远影响的那个人。 ——谭炳鑫 PJ Thum(历史学者丶剑桥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员)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弟喂,做人阿甲阿甲就好/苏章恺 著
$30.00
$30.00
Unit price
/
per
王沙,新加坡上世纪红极一时的国宝级喜剧泰斗。他以幽默逗趣的潮州方言趣剧及表演,风靡了万千观众,将笑声带进了家家户户。其中他与野峰一瘦一胖的绝妙搭档,更是深入民心,大受欢迎。“阿肥阿瘦”的经典形象更成了新加坡跨种族、跨时代的集体回忆。 两人先后作古二十多年,但他们的人生故事,还是为老一辈的国人津津乐道。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在庆祝九十周年之际,不仅带着感恩之心向前辈艺人致敬,更希望将王沙这位潮人先贤所值得后人学习的人生事迹传承下去,因此特别出版了《弟喂,做人阿甲阿甲就好》,表扬与记录本地已故资深演艺人员的丰功伟绩。 本书全彩印刷,收录苏章恺二十多年珍藏的海报、新闻、杂志、照片等等,图文并茂,向读者介绍这对国宝级喜剧泰斗,并邀请王沙好友如播音人安娜、老报人王振春、媒体人管雪梅、艺人秦淮、陈美光、张为、唐琥、歌手吴刚,以及电视人蔡和平谈他们眼中的王沙,侧写他们眼中有情有义的王沙。 此外,本书也收录了王沙野峰的歌曲,读者可以透过扫描书上的 QR码,就能回味王沙野峰的歌声。 本书入围“大众书局读者票选好书2020”。 作者 苏章恺,耕读园创办人,本地娱乐文史研究者,已出版著作《潮声留影——新加坡潮州戏曲回忆簿》、《潮影寻迹——新加坡潮剧历史记录》、《雪霓芳踪-莊雪芳》。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我们唱着的歌/邓宝翠 主编
$60.00
Unit price
/
per
由本地独立电影人邓宝翠执导的华语人文纪录片《我们唱着的歌》,以历史的角度,细腻地拼凑这场轰动一时的文化运动。 重温新谣的发展,回味你我的青春。华语人文纪录片《我们唱着的歌》,以历史的角度,配合人文的情怀,细腻地、完整地拼凑这场轰动一时的文化运动,如何缘起如何转变,借此重新审思我们现今的文化状态:曾经,我们唱着的歌,都是自己的歌;而今,我们的歌又在哪里? 本书详尽整理30多位受访者的访谈内容及珍贵图片文献,包括:梁文福、巫启贤、潘盈、杜南发、周维介、颜黎明等等,还原了当年诗乐和新谣的灵魂人物及幕后推手的完整谈话,希望借此完整呈现诗乐与新谣的各个面貌和发展脉络。 主编简介 邓宝翠,新加坡独立电影人,《我们唱着的歌》纪录片导演。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Behind Barbed Wire / by Tan Teng Phee
$40.00
Unit price
/
per
BEHIND BARBED WIRE: CHINESE NEW VILLAGES DURING THE MALAYAN EMERGENCY, 1948-1960 Published by SIRD This...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No CindeRella? / by Rolinda Onates Espanola
$15.00
Unit price
/
per
Published by Migrant Writers of Singapore “No Cinderella ?” Is the first volume of published poetry...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大海的人 / 梁海彬 著
$20.00
$20.00
Unit price
/
per
城市书房 出版 “我做了许许多多的记忆检测。对于生活上的其他事物我竟然都记得很好—— 那方面的记忆力简直像海里飞鱼的弹跳力那般完美无瑕。小学好友的电话号码、煮蛋炒饭的步骤、好多中文字的笔画…… 都深深烙印在脑海里的每一条深水鱼身上。但是在记忆库里的本城样子却偏偏像在黑色湖里晕开来的月色般暗淡。 怎么会这样?” ——《深海里的迷城》 《大海的人》收录本地作家梁海彬的十五部作品,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一场又一场的梦境,展现出各种奇谲的面貌。书中的人物在记忆深处游荡、游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迷失和失落。记忆如深海般幽谧黑暗,在那里有着奇怪的城市,人们的眼睛长在头上;有着突然在房里出现,想找个玩伴的孤独虫;在没有地震的国度里常年发生不为人知的大灾难;还有患上失眠不治症的人突发奇想,为同道中人组织一个大联盟…… 大海的风光尽管千奇百怪,岸上的光怪陆离更让人惊心。《大海的人》记录了每一位出走的游鱼最深刻的梦,刻划出一篇又一篇属于岛国的城市寓言,诉尽生命的孤寂与感动。 书评: “...海彬是戏剧工作者,也写作,知道二者何所擅长,可以相辅。他应有兴趣接受考验,把日常里的场景与真实搬上舞台,写进小说,活脱脱把语言的魅力在现实中使出来。读时看得见语言在日常里落下的泪花,倾吐出来的欢愉;但无须依赖那套语言的足迹...。"——林高《本城与大海 ——〈大海的人〉读后》(见《联合早报》2021.11.22) 作者简介 梁海彬是文字工作者,亦是剧场工作者。他的文字创作往往以资料蒐集为本,从社会议题和人性状态出发,然后以不同的文学载体(小说、散文、诗歌、剧评、剧本)呈现创作。他著有散文集《房间絮語》,文字创作记录在:http://thethoughtspavilion.wordpress.com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瞧这个人 / 英培安
$20.00
$20.00
Unit price
/
per
城市书房今年五月出版新华重要作家英培安先生的遗作《瞧这个人》,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选篇、目录和序是英培安生前准备好的,收录自 1973 年到 2020 年间创作与刊登在报刊上的11篇散文和一篇为2007年香港书展座谈而写的演讲稿。 这本散文集的书名取自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自传《瞧!这个人》。英培安以尼采晚年疾病缠身,体弱身虚仍坚持书写的意志力,激励同样面对病苦的自己,并反省自己一生的写作历程。 书中大部分的散文写于70至90年代,并在《南洋商报》和《联合早报》上发表,展现年青时期英培安内心细腻丰沛的情感、追求的人生理想、坚守的信念与价值观。除了2007年的那篇演讲稿尚未在本地发表,另外有两篇他生前的近作《给久未通信的朋友》和《沉默是金》也未曾发表。前者是英培安对自由和民主的期许,后者是他对人生况味的感悟。 《瞧这个人》电子书可在这里购买。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 李俊賢 著
$12.00
Unit price
/
per
李俊樂 手寫 “這個創作過程我們是快樂的,但我們希望能夠把我們的快樂,分享出去。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 李俊賢52個星期,52首短小精悍由作家李俊賢創作的三行詩,有些讓人深思、一些讓你會心一笑,配上阿樂純樸的字體,希望這本書能為你的日常生活帶來快樂。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写作与阅读——英培安文论集
$26.00
Unit price
/
per
刘碧娟 主编 《写作与阅读》是已故作家英培安在1997年出版《阅读旅程》之后的另一本评论集,收录了他于 1990 到 1992 年与 2001 到 2019 年之间所写的 12 篇文论,它们曾刊登在报章副刊、杂志或论文集里,其中有两篇是演讲稿。 本书分为两辑:第一辑是2001年之后的作品,第二辑则是1990年之后的作品。让读者从近期回溯到90年代初,从中了解英培安对现代文化理论的涉猎、阅读感悟及其创作观的建构。附录《新加坡华文知识分子作家——在文学中安身立命的英培安》由主编刘碧娟书写,论述英培安的创作历程与编辑刊物的理念及特色。 本书是英培安多年来勤于阅读与写作的成果,展现他开阔的阅读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及对社会文化的关注,具有思辨性与批判意识,希望能引领读者进入更深广的阅读世界。...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走廊 / 亚非言 著;卢明 译
$23.00
$23.00
Unit price
/
per
《走廊》收录新加坡作家亚⾮⾔12部短篇⼩小说,以当代新加坡为背景。亚⾮⾔以冷峻动⼈的笔触,书写组屋居民的酸甜苦辣——学⽣、家庭主妇,以及⼯人等等。在新加坡这个重视进步与成功的国家⾥,⼈们一旦领会了幸福的脆弱性,生活便开始分崩离析: 一部摄影机改变⼼心怀怨怼的⼥⼉看待丧偶母亲的方式; 一对夫妇在穷途末路之际赢得免费的度假机票; ⼀⼥⼦在地铁上偶遇跨性别者,对方说她长得像某著名歌星; ⼀个男⼦在经历难堪的离婚后踏入迪斯科舞厅,再次体会坠入爱河的苦楚...... 人们游⾛于这座城市的走廊,活在旧爱与往昔的阴影中,内⼼深处却渴求自由。 《走廊》宛如一⾸挽歌,作者以真实丰富的细节描写,对本地用语的细腻再现,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展示了⼀幅当代新加坡的众生相;除了凸显“新加坡经验”的特殊性,更展现其与普遍人性的共通之处。 亚非⾔凭《Corridor》获1999年新加坡文学奖优异奖,今年8⽉由城市书房出版中译本,卢明翻译。 作者简介 亚⾮言 (Alfian Sa’at),新加坡小说家、诗⼈、剧作家,以英语和马来语双语创 作,亦翻译⻢来⽂文学作品。他是新加坡野米剧场(Wild...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在场 / 南岛:十年誌文集 / 刘存全 主编
$18.00
Unit price
/
per
南岛 出版 2011年,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师生自发组成知识团体“南岛”,广邀新马知识人透过讲座分享经验与实践,冀能打开校园多元知识视野。 历经十年时光,成员陆续毕业离开南大,从校园到社会,南岛也在反思如何延续过去的知识实践理念,除了在疫情期间建立“Covid-19 跨界评论”,也在2019年和2020年举办两场有关香港运动的闭门讨论,并于2019年到日本冲绳行脚,跨出新马的议题,今年亦出版了《南岛学堂》小志。 经历不同形式的实践形态,藉着十年机缘,促成《在场/南岛》十年誌文集的出版。书名“在场”意指知识的在场,同时也是身体的“在场”。知识者不断思索与行动,驱使身体走向现场,形成一种在场的知识。 有别于过去《南岛誌》和《南岛学堂》小志收录主办过的讲座和学堂,这次邀请了南岛成员与南岛之友针对个别关怀的议题供文,逾180页的丰富内容,收录精彩评论文章、专访和行脚观察。 其中包括专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丁珍珍老师,谈星港青年如何回应时代的要求,冲绳大学若林千代老师(Wakabayashi Chiyo)谈冲绳基地的困境;南岛之友谈他们所关怀的社区、越南外配、独立书店、文化遗产、新华文学和底层等问题,都紧扣新加坡或新马的社会与文化脉络。书中也特设【冲绳特辑】,南岛成员从不同角度书写2019年冲绳行脚的观察与想法。 《在场/南岛》在疫情中筹备与诞生,象征阶段性的记录与反思,感谢给予南岛支持与鼓励的每一个人,以及不同时期南岛人的投入与互助。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我星国,我街道
$28.00
Unit price
/
per
叶孝忠、陈志锐、周德成 主编 一座城市要让人记得,就要先让文字记得。这是一种老派的作风,正因为老派所以不会轻易过时。 《我星国我街道》的灵感来自香港的《我香港我街道》,后来台北也以同样的编辑方式出版了《我台北我街道》,同样深获好评。 这本文书由叶孝忠、陈志锐、周德成主编,约了32个作者,一个摄影师和7个创意人,以新加坡街道为灵感,书写、叙述与拍摄他们和街道的故事。作品题材包括诗、散文、小说与访谈。 参与本书是老中青三代的创意人,有林得楠、林方伟、毛丽妃、衣若芬、王虹宇、黄友平、杜南发、陈志锐、赵琬仪、林恩和、陈家毅、林高、何雪芬、吴伟才、叶孝忠、王润华、范俊奇、张惠雯、林仁余、周维介、随庭、黄匡宁、希尼尔、迈克、流苏、周德成、原非、李叶明、潘靖颖、周天派、牛油小生、林艺君、陈哲艺、小寒、阿果、Nathan Yong、Jerome Lim、蔡引舟与叶振忠。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Ridiculous: Untold tales of Singapore
$30.00
Unit price
/
per
edited by Teo Soh Lung and Low Yit Leng Published by Function 8 Ridiculous, Untold...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罅隙 / 歐筱佩 著
$20.00
Unit price
/
per
《罅隙》是歐筱佩的首部詩集,收錄於近三年來的創作。顧名思義的裂縫(罅隙),等於人在日常裡穿梭的每一道痕,皆是活過的跡象。作者覺得日復一日,疑似相似,剩下的餘數卻在遞減;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都是對倒的方向,沒有完整亦沒有永恆的附屬,所以才有了詩集裡的「入場」與「離場」。他認為曾經與當下的記憶都會瓦解,而未來的都不過是一座「未過之橋」,寫下的每一字都是生與死的隱喻。 作者簡介 歐筱佩生長於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目前蝸居獅城。他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新加坡金筆獎、馬來西亞嘉應散文佳作等等。作品偶爾發表於新馬中港台報章或刊物。最美的記憶,是在某個晨霧中撫摸過馬來貘的屁屁。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花生与豆腐同食 / 陈翠梅 著
$23.40
Unit price
/
per
本书是一本文艺类的随笔。囊括了电影笔记、生活琐记、心灵随笔,个人记闻等几个门类。记录了陈翠梅的电影世界与记忆和故事,呈现了陈翠梅既感性又俏皮的心思。同时以时间为轴,呈现了作者多年的心灵历程。文字带有女性作者独特的表达风格。 作者简介 陈翠梅,马来西亚导演、编剧、演员,曾获第1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奖、国际影评人协会奖,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大奖等。2017年,担任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2021年,执导电影《野蛮人入侵》,凭借此片入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Brown is Redacted: Reflecting on Race in Singapore
$27.00
Unit price
/
per
Edited by Kristian-Marc James Paul, Mysara Aljaru, Myle Yan Tay *Limited edition Brown is Redacted postcard...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這些人,那些遠方 / 抽屜
$22.80
Unit price
/
per
有人出版 抽屜散文集。也畫畫。 畫畫時,作者是「在某一處靜止的我」。寫字時,作者是「正往某處去的我」。 抽屜:「因為既不敢在靜止裡靜止下去,也不敢毫無顧慮地往某處走去。所以畫了又寫,在兩者之間切換,最後既沒有靜止下來,也沒有走到我想像中的,邊界之外的遠方。」 書分二輯。輯一〈這些人〉寫/畫生活裡出現過的人,輯二〈破綻之城〉住的是作者年輕時在部落格裡寫過的人。 現在想起來,這些人已經都在那些遠方。 作者簡介 抽屜,1978年生。曾是「非寫部落格不可症」的重度患者。 全盛時期擁有七個部落格,臉書大浪蓋過全球後不藥而癒。「抽屜裡的文字屍」,「梳聲音」和「生抽小記」都曾是她的居所。 繪製圖表,製造動畫,設計網絡產品都曾是日常。工作之外偶爾為報章或書本繪圖,寫點字。 散文作品收錄於《與島漂流:馬華當代散文選2000-2012》。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Clan / Yeo Wei Wei
$25.00
Unit price
/
per
Published by Math Paper Press The past gets in the way of present and future...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我狮城,我街道
$32.00
Unit price
/
per
汪來昇 主編 《我獅城,我街道》是一本關心新加坡街道與地方「故事」、「記憶」與「生活」的文集。本書收錄了新加坡三個世代、廿六位作家,如周維介、黃子明、陳宇昕、何志良、林方偉、歐筱佩、吳慶康、黃文傑、李氣虹、洪均榮等等對於街道故事和地方書寫的全新創作,分別以詩和散文,通過個人記憶與情感,穿梭於不同時代,在回顧與展望、理想與現實、徘徊與堅定之間,試圖還原與構建屬於自己的在這片土地上的「生活」。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懶惰土著的迷思 / 賽胡先・阿拉塔斯 著;陳耀宗 譯
$35.60
Unit price
/
per
懶惰土著的迷思:16至20世紀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的形象及其於殖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中的功能 (THE MYTH OF THE LAZY NATIVE ) 賽胡先・阿拉塔斯 (SYED HUSSEIN ALATAS)著; 陳耀宗 譯 《懶惰土著的迷思》是已故馬來西亞社會學家及思想家賽胡先・阿拉塔斯討論去殖民東南亞研究和亞際研究的經典社會科學著作。該書探討16世紀至20世紀間,西方殖民者將殖民地土著視為懶惰民族的意識形態建構。在卡爾・曼海姆和知識社會學的基礎上,阿拉塔斯分析西方殖民者如何構建殖民地土著形象,以及這些迷思的塑造如何加強殖民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日常運動 / 梁莉姿 著
$27.60
Unit price
/
per
香港木馬文化 出版 台北文學獎年金入圍、台積電文學賞得主 梁莉姿 小說集 《日常運動》 十篇小說描繪出二〇一九年期間,香港集體的精神底蘊。以運動進行與反挫後的時空,書寫一整個世代的靈魂樣貌,希望、失望與絕望。 在追求民主自由的路上,投入者或旁觀者,必曾蒙受的傷害。 不獨是肉身對抗暴力留下的痕跡,亦非壓逼下的創痛,是同行者間,幽微曖昧的衝突與矛盾,漸積存成個體的憤怒、失望、罪疚、無力感,滲入個人日常。 由此,在激昂的口號下,仍須扣問,每個背景、身分、階級、性別迥異的個體,是如何於運動中被抹消與犧牲。 作者簡介 梁莉姿 生於一九九五年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寫詩、散文及小說,著有小說集《住在安全島上的人》、《明媚如是》及詩集《雜音標本》。曾獲文學獎多項,包括中文文學創作獎、青年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等,以及第十四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文學藝術),另參與新加坡作家節。作品散見《字花》、《虛詞.無形》等。 二〇二一年獲第二十三屆「臺北文學年金」獎助計畫入圍及第六屆台積電文學賞。...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
Sold Out
Add to wishlist
加入购物车
Quick view
比以前慢,比以後快 / 吳耀宗 著
$23.00
Unit price
/
per
台灣萬卷樓出版 本書作者三度榮獲新加坡文學獎,著有詩集多部。此為作者第六部詩集,收錄六十一首詩作,共分七輯。相關作品均曾刊於臺灣、新加坡、香港等地報章雜誌,呈現作者在二○一九年至二○二二年間的創作軌跡。在倒敘的節奏中,題材不局限於一地,想像不受制於一時。從新界到鵝鑾鼻,從天津到巴賽羅納,從二十世紀的塔可夫斯基到盛唐的李杜。作者賦予詩歌敘事非凡的穿透力,豐富回憶與想像的質地。詩,在過去時光與未來遠景間穿梭,信手拈來,篇篇精彩。 作者簡介 吳耀宗新加坡人,一九六五年生,現長居香港。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學士、碩士,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當代策展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學碩士、博士。自上世紀八○年代開始文學創作,署名東邪、韋銅雀,九○年代中期負笈美國後改用原名。曾獲一九九四年亞細安扶輪青年文學獎首獎、一九九八年新加坡青年藝術獎、三度榮獲新加坡文學獎等殊榮。歷任新加坡金筆獎、大專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評審。並於香港任十八區巡迴詩會會社社長,推動讀詩運動。二○一九年獲選參加中國魯迅文學院國際寫作計劃,為首位駐院新加坡作家。曾執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達十七年。作品散見於星、馬、中、港、臺各報章雜誌。 著有詩集:《心軟》、《孤獨自成風暴》、《半存在》、《逐想像而居》、《形成愛》;小說集:《人間秀氣》、《火般冷》;並編有《香港新詩八○後二十二家》;學術著作:《被敘述,所以存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論想》;編有《當代文學與人文生態:東南亞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精神中國:一九七六年以後的文學求索》;合編有《文史長河的初渡:年輕學人集》。
Quick Add
Add to wishlist
Quick view